热线电话
0769-23192233

古城区强基础、促融合、抓提升推动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客运服务、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构建便民交通幸福圈

发布人:杏彩体育app 日期:2024-06-27 23:23:51 浏览:

  古城区自2021年10月列入国家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以来,强基础、促融合、抓提升,推动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客运服务、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2024年2月,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扎实开展建制村公路窄改宽、建制村公路通畅、重要县乡道升级改造、农村客运网络完善等工作。2022年以来,完成农村公路窄改宽53.63公里、建制村公路通畅工程78.24公里、重要县乡道升级改造38.26公里,20户以上村民小组全部实现道路硬化。提升改造7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34个村级招呼站,新增3条班线条班线运力,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中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比例从2021年的93.66%提升到100%,实现农村乡(镇)公交全覆盖,城乡交通差距不断缩小。

  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2022年以来,新增公交线个,开通城郊“求知公交”7条,区内所有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与城市公交站点的换乘距离均小于300米。开通校园直通车、员工通勤班车,2023年,为2万余名学生及员工提供点对点客运服务。大力推广“丽江交运”公众号,乘客可利用互联网平台预约定制出行客运服务。完成城区加油站、停车场充电车位改造升级,城市居民出行更加安全、方便、实惠。

  优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2022年以来,建设完成文大路、玉甘路、九子海路以及东部片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70多公里,完善古城区旅游集散中心、白龙游客中心等5个游客中心服务功能,完成100公里旅游步道标识标牌的制作和安装,对7条城市绿道和10个口袋公园进行提升改造,游客及居民出行体验更加舒适。新开通旅游班线条,串联丽江火车站至丽江古城、束河古镇,丽江古城至玉龙雪山,丽江城区至白沙古镇、虎跳峡、泸沽湖等景区景点旅游专线,“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路景一体”的快进慢游深度体验旅游交通网络已成型。

  着眼资源整合及高效利用,推动场站、运力及平台3个整合,推动城乡客货邮一体化发展。

  场站资源整合。按照“多站合一、一点多能”的原则,整合、改造提升各乡(镇)便民服务点、乘车点、村邮站等站点,建成1个区级客货邮服务中心,即丽江西部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建成金山客货邮服务站等7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打造了新团服务点等15处农村客货邮典型站点、丽江至金安等9条客货邮典型线路,实现城乡客货邮场站资源的集中和高效利用。

  运力资源整合。着眼农村物流配送成本高的实际,促成丽江通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丽江市古城区分公司与城乡公交客运服务公司签订古城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运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城乡客运班线班次固定、发班次数较多的优势,将客运运力资源和物流配送资源有机结合,实现客货同运,有效降低物流运营成本。2023年,4条城乡公交在做好客运服务的基础上,高效完成17个城乡物流网点的邮政快递包裹上下行配送服务,极大方便了农村群众快递寄递。

  网络站点平台整合。扶持丽江通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发“通达智送”配送系统,依托政府部门开放共享的公交站点、运行线路、车辆调度等智能数据,实现农村地区物流信息的跟踪查询,邮寄快递实时网络下单,并在包裹到达快递点后及时向客户发送到达短信提醒,极大畅通农村寄递物流微循环。

  通过持续提升城乡交通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高效便捷安全的客货邮服务。

  交通通达能力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加大对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优化及完善,形成“一主、三辅、六站、N点”(1+3+6+N)城乡交通一体化布局。目前,丽江三义机场通航城市95个,全区建成公路1898.91公里,11个乡(镇、街道)实现硬化路通畅全覆盖,65个村(社区)于2017年底在全市率先实现100%通硬化路,769个村(居)民小组通达率为100%,通硬化率为99%。辖区有客运站3个,6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以及34个覆盖公路沿线各社区、建制村和重点建制村的招呼站、公交站,形成城市有枢纽、乡(镇)有站场、村组有站点、出门有车、服务有平台的交通一体化服务网络,保障群众高效出行需求的能力持续提升。

  产业支撑能力大幅度的提高。结合客运班线网络构建物流配送服务网络,构建了区级物流基地为枢纽、乡(镇)物流配送站为中心、村级物流服务点为补充的“1+1+11+N”三级物流体系,建成金山现代物流产业园、中济海快递物流中心,11个乡(镇)邮政中转站及26个农村物流服务点,实现建制村农村物流服务覆盖率100%、乡(镇)农村物流节点覆盖率100%。2023年,完成乡(镇)快递、物流、商品食品配送12万件,极大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商进村出货流通渠道,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安全保障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深入开展班线客运改革,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配合市级完成道路运输智能监控平台建设,完成全区出租车、旅游车、班线车等车辆的动态监控数据接入工作,落实班线客运车辆保额升级、GPS监控系统安装并接入监管平台工作,做到动态监管、执法透明、全程留痕,城乡客车动态监控设施安全使用率达100%、农村客运安全风险隐患治理率达100%,城乡客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度的提高。